|
虚开发票7300多万元!医疗器械公司被查!时间:2023-04-10 近日,湖南省慈利县公安查处一起团伙虚开案,犯罪嫌疑人利用他人证件注册成立一家医疗器械空壳公司,通过为自己虚开大量用于抵扣的农副产品收购发票获取进项抵扣,从而为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,获取高额票点费用进行非法牟利,下游受票金额大,份数多的就有28家企业,跨河南、贵州、湖北、安徽等9个省市。 该案系辖区群众举报,慈利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,涉及金额巨大。调查组运用税收数据情报平台对该公司生产能力、财务状况及发票领购和开具情况实施分析,认为其实际是一家空壳公司,具有虚开发票的重大嫌疑: ——登记信息存疑。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,法定代表人和企业投资人为王某,两年后法定代表人即变更为侯某标。另外,企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资本为3000万元,但实收资本却不及注册资本的千分之一。 ——产能严重不匹配。企业数据显示,该公司年销售规模近亿元,但固定资产总额仅为十万元,货币资金仅有几万元。作为一家制造企业,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规模根本无法支撑其销售额。而且该公司的成本全部为购进货物支出,仅有少量的工人工资、电费、水费支出以及少量运输等经营费用抵扣额。 ——发票开具异常。该公司仅1年多时间共从税务机关领用增值税专用发票上千余份,平均每个月都要开具400多万的发票。从开具信息看,企业对外开票内容单一,并且占比90%的发票是顶额开具。调查组还通过系统查询到,该公司仅作废发票一项就开具了299份,涉及15户企业,作废金额高达1600余万元,税额277万元。 因医疗器械公司实控人拒绝承认虚开事实,办案人员从下游受票企业入手,梳理了数万条企业发票信息,会同税务机关,首先追踪资金流向,发现被查企业账户资金均呈现快进快出特征,进一步追查后,发现涉案企业与受票企业存在资金回流。办案人员随即对企业物流进行了调查取证。面对证据,28户受票企业陆续承认了在无真实交易情况下,通过虚构业务,接受涉案企业虚开发票的违法事实,并向办案人员提供了中间人信息。 经讯问,5名中间人对居中联络,介绍他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。办案人员掌握了该团伙通过中间人联系买票方,虚开违法的确凿证据,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,涉嫌虚开犯罪发票金额达7300余万元。 循线追踪,实地核查 ——涉案企业竟是小厂一座 按照检查预案,调查组来到JB公司注册地址进行实地核查,但映入眼帘的是一间民房改造的厂房和仓库,厂内仅有几台机器,十几个“工人”也没有实际生产能力。对此,公司负责人吴某龙慌称其虽为管理人员,但对公司业务不了解,JB公司法定代表人是侯某标,但实际控制人是张某强,业务均由张某强操作。随后,检查人员多次与张某强联系约谈,但其始终以各种理由搪塞拖延,拒不露面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