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【干货】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质量体系内审流程时间:2023-06-15 内审的实施 一、通知审核 内审至少要提前一周通知受审部门具体的审核日期、安排和要求,可采取文件或口头两种形式。 必要时,受审方应准备基本情况介绍;审核实施计划应得到受审方确认。 二、首次会议 现场审核前由内审组组长召开并主持首次会议,由质量负责人、受审核部门负责人、内审组全体成员及相关人员参加,与会人员须签到。 首次会议内容包括: 1.向受审核方负责人介绍内审组成员及分工; 2.说明审核目的、范围、依据; 3.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; 4.内审组与受审核部门取得正式联系; 5.宣读审核实施计划及解释实施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。 三、现场审核 1.现场审核应遵循的原则 (1)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。 客观事实以证据为基础,可陈述、验证;没有客观证据而获取的任何信息都不能作为不合格项判断的依据;客观证据不足或未经验证也不能作为判断不合格项的证据。 (2)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。 凡实际情况未与标准进行核对,都不能判定为符合或不符合。 (3)依次递进审核的原则。 审核包括:是否具备必要的程序,该程序是否执行,执行后有无记录。 (4)独立公正的原则。 2.收集客观证据 (1)收集客观证据的途径 a.存在的客观事实; b.被访问人员关于本职范围内工作的陈述; c.现有的文件、记录等。 (2)现场审核的记录 内审员按照审核计划,实施内审检查表规定的检查内容,通过交谈、查阅文件、现场检查、调查验证等方法收集客观证据,并逐项真实记录。 记录应准确、具体,便于查阅和追溯,包含如文件名称、合同号、记录的编号、设备的编号、报告的编号和工作岗位等。 (3)进行审核发现的确认 审核员应及时与被审核方沟通和反馈审核中的发现,并对事实证据进行确认。 四、不符合项及纠正报告 1.在现场审核的后期,审核组长应主持召开一次审核组内部会议,对在现场审核中收集到的客观证据进行整理、分析、筛选,得到审核证据。2.将审核证据与质量体系文件等依据相比较,作出客观的判断和综合评价,形成审核发现,确定不符合项;并根据不符合项的产生原因,确定不符合项类型是体系性不符合、实施性不符合,还是效果性不符合。3.根据不符合项的性质,判断是轻微不符合还是严重不符合,同时根据不符合项的类型和性质提出纠正措施。4.内审员就不符合事实、类型、结论等编制内审不符合报告时,不符合事实的描述应具体、准确,不符合判断依据的条款和程序要明确。 上一篇锆铌合金股骨头获批上市下一篇【科普】医疗器械GMP知识 |